空气成分的测定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操作:如图2-1装置,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图2-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并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约1/5体积.

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注意 1.红磷要过量,使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

2.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以免外界空气进入,影响测定结果.

3.燃烧匙应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4.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生成气体,补充消耗的氧气体积;也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因为铁在空气中不燃烧;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除和氧气反应外,还会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著名实验(阅读)

拉瓦锡把少量汞(俗称水银)放在密闭的曲颈瓶里,连续加热12天(图2-2),发现水银沸腾后有一部分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中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把点燃的蜡烛放入剩余的那部分气体中,烛火立即熄灭;把小白放进去,小白鼠会窒息而亡.这说明剩余的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它就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图2-2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拉瓦锡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即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明朝灭亡有啥经济原因?
明朝灭亡有啥经济原因?
明朝灭亡原因随着对明朝历史的深入学习研讨,笔者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明代的大跃退商贾之家不许穿绸纱”。似乎在告诉我们,商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
「田忌赛马」的战略可以用博弈论解释吗?
「田忌赛马」的战略可以用博弈论解释吗?
没有真正意义上学过什么博弈论,只看过一两节耶鲁的公开课。我认为博弈论所面对的情形是不稳定的动态过程,每个决策方都可能临时做出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苏代,苏秦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也是一位有名的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