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话故事

大雁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3 12:18:3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类型】:民间童话

【梗概】:

春天,大雁排成“一”字和“人”字,从南方飞向北方找生活来了;秋天,大雁排成“一”字和“人”字,又从北方飞向南方找生活去了。它们年复一年总是这样忙忙碌碌地过着。

大雁能排成整整齐齐的大队飞翔,这是很奇怪的事。要是说起来呢,也不奇怪。

大雁飞翔的时候,本来不排队。它们白天忙一天,都很劳累,到夜晚,就栖在河边啦,草丛里啦,芦苇边啦,一齐睡觉。每到夜里,不是所有雁都睡,总要轮班留一只守夜的雁。

是老雁都知道:白天飞得高,瞄不准,打雁人总趁这时候带火枪来打。雁受过害,就留下了守夜的雁。

单说有这么一群雁。老雁领着一家子飞了一天,到夜晚,就栖在河边的草丛里睡觉。睡觉以前,派好了守夜的雁。老雁还不放心,就嘱咐守夜的雁说:“今天轮到你守夜了,一直到天亮,可千千万万不能打瞌睡呀!要静心地听着,要仔细地看着,一听有脚步声,一见有红火闪动,你就快点拍翅膀高叫,大伙醒了,好赶快飞走。这是打雁人带着火枪来打咱们来了!”

守夜的雁不耐烦地说:“爷爷,您就放心去睡吧!我都知道。”

“知道是知道。你年轻轻的还没经历过这受害的事,要多加小心才是!”

“我加小心!还怎么着?老说这事,老说这事,谁还不知道!多罗嗦!”

老雁再也没什么可说,这才跟大家一齐睡去。

这时候正是秋末冬初时节。夜里不光冷,偏偏又阴了天,小风“嗖嗖”一刮,竟“沙沙”地下起雪花来了。

守夜的雁守到半夜,又累、又困、又冷。它看看睡在草丛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一个个都把头插在翅膀里弯脖睡得正香,又是气又是馋,自言自语地说:

“真不走运!该我守夜了,偏偏遇上这么个坏天气!”它看看天,又说:“天快亮了。这么坏的天气,打雁的会来吗?守多少回夜,都没遇上打雁的,哪那么巧就会遇上他们呀?我已经守了多半夜,不如趁这时候暖暖和和地睡一觉吧!”

守夜的雁嘀咕了半天,困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偎在草丛里睡了。

打雁的也有个算计:守夜的雁,到天傍亮时最爱困;遇上坏天气,雁准不爱加小心。打雁人就带着火枪和引火来了。

干什么的有什么妙招。打雁人来到河边,三察两看就找到这群雁了。

他把火枪架在高处,对准雁群点上引火,“轰——”一阵烟火冒起,只飞走了一只,剩下都打死了!

飞走的雁就是那只老雁。老雁睡觉时也在惦记着全家亲骨肉的平安,每夜都是睡不安的。它听见响动立刻惊醒了。可是。它还没来得及叫醒大伙,火枪已经响了。它只好痛心地飞走了。

老雁飞走以后,就把这事告诉给所有的雁:只因“一”只雁不小心,全家亲骨肉都被“人”打死了!

雁们知道以后,不光每回守夜加小心,还怕后代把这痛心的事忘了,就出了这么一个永远忘不了的法子——起飞的时候排了“一”字和“人”字。

以后,每天春天秋后,大雁总是排成整整齐齐的“一”和“人”字形的大队,贴蓝天,傍白云,飞来飞去找生活。

【赏析】: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强调大雁飞行时排成整整齐齐的“一”和“人”字。这是因为它们曾经有过一个沉痛的教训:从前有一只守夜的小雁,不听爷爷的劝告,在自认为天快亮了,打雁的人不会来了的时候,睡着了。结果全家都遭了殃。

作者在这里劝告小朋友要重视老人的经验,不能自以为是。看来万无一失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刻。

上一篇:飞行员舒克 下一篇:白头翁 声明:大雁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 ,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
范雎受袍
范雎受袍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描绘的历史故事题材中,范雎受袍是艺术家所喜欢表现的,因情节有趣。画面表现为二人站立,中间放袍一人弯腰授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