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灵阿和揆叙两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雍正竟然会这样的对待他们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1-03-09 16:12:0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封建帝王对死者最残酷的方法是“开棺戮尸,挫骨扬灰”,这种刑罚往往用于那些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之人。雍正时代,吕留良因受文字狱的牵连,就被雍正施以此刑。当然,雍正对于死去的人,还有更残酷的手段——在墓前刻上遗臭千古的字作为羞辱。

这两个倒霉蛋就是大臣阿灵阿和揆叙。阿灵阿,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他的的祖父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父亲是康熙朝四辅臣之一的遏必隆,这样的家世足以让阿灵阿成为满族贵族中的佼佼者。
康熙一朝,阿灵阿历任三等侍卫、佐领、散秩大臣、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后袭一等公爵。除了祖上显赫以外,阿灵阿还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祖父额亦都之妻便是努尔哈赤的族妹,而父亲遏必隆之女又是康熙的皇后。
虽然有了这样强势的背景,可是阿灵阿其人性格争强好胜,康熙时就曾与其兄法喀不合,曾想设法置兄于死地,手段极其恶毒。不想被康熙知道真相后,勃然大怒,将阿灵阿夺职,仍保留公爵。后来,康熙怒消,才恢复其职衔。阿灵阿也于康熙五十六年死去。
揆叙又是何许人也?这位爷也不是凡夫俗子,他的父亲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康熙时期,明珠与索额图互相倾轧,很让康熙恼火。终于,康熙二十七年,明珠被御史弹劾擅权营私,广结党羽,康熙顺势夺了他的大学士职衔,改授内大臣。
此后二十年,明珠在郁郁不乐的闲职中度过了后半生。不过,明珠有一个能干的儿子揆叙。揆叙在明珠当权的时候,有意结纳朝野上下的权贵,尤其与皇八子胤禩交好。明珠失势以后,揆叙不甘家族败落,他所任官职虽不很高,最高只做到了左都御史。可是他活动量大,所以在朝中很有势力,甚至一些年老大臣都愿意听他指挥。康熙五十七年揆叙去世。
那么,阿灵阿和揆叙这两个死在康熙朝的大臣是怎么得罪雍正的呢?一句话,只因二人没有在雍正争夺皇位时给予帮忙,反而支持政敌皇八子胤禩。
康熙四十七年,因康熙怀疑太子胤礽要谋害自己,遂将胤礽废掉。于是,众皇子和大臣便纷纷活动开来,尤其是朝臣各自打着算盘,擦亮眼睛准备扶持新的太子。很显然,大多数人认为胤禩仁爱有才,礼贤下士。而胤禩本人更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来活动的。但由于他的行为过于露骨,康熙很是反感。众皇子为了争夺储位,致使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为了慎重起见,康熙告诫大臣不要妄生猜测。
可这时的康熙心中没有底,到底让谁继承爱新觉罗氏的江山似乎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他想试探一下大臣们的态度,这才引出了召集满汉文武大臣到畅春园议诸皇子谁可立太子一事来。
阿灵阿和揆叙在内的文武大臣共同会议,大学士马齐先到场,此人主张胤禩当立为皇太子。大学士张玉书姗姗来迟,到后忙问众意如何,马齐先声夺人,说大家都倾向八阿哥。康熙得知后,令马齐回避,不许参加会议。这对倾向胤禩的阿灵阿等人是个无声的打击。
于是,阿灵阿、揆叙等在手掌上写了个“八”字,暗示诸大臣都要推举胤禩。结果,诸臣终于以胤禩之名上奏。因为诸臣子议不合康熙意愿,所以,他于第二年将马齐等人革职,以打击日益严重的皇子们的争夺储位活动。但阿灵阿、揆叙等人并未受到深究。可就是手掌上的这个“八”字为他们带来了无尽了屈辱。
雍正二年,雍正的地位基本巩固,所以向政敌胤禩发起了攻势。但因胤禩为魁首,势力尚众。所以,雍正不好直接拿他开刀。于是,早已去世的阿灵阿、揆叙就成了雍正杀一儆百的死靶子了。
一天,雍正召集诸臣,说:“本朝大臣中,居心险恶,结党营私,惟阿灵阿、揆叙为甚。”并特别下旨:要在阿灵阿墓碑上刻上“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在揆叙墓碑上刻上“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

雍正这种对待死人的这种奇特刑罚,足见他心狠手辣,也不怕背上不仁的罪名,这一招后世皇帝无人敢用。可怜的是阿灵阿、揆叙两人,被葬在了家族墓地,子孙后世祭祀之时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这种侮辱比凌迟处死或是挫骨扬灰还要沉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 史上最有才华的情书 看看古人是怎么表达爱意的!
-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在中国史上是一个传奇,相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结婚后,两人到了临邛,开了个小酒店来维持生活。后来卓王孙不忍女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
- 雍正为何悄悄修改铸钱比例?其中哟这么一个故事。雍正登基伊始,就碰到了铸钱币铜铝比例的问题。他在了解到父皇康熙铸币的漏洞后,为什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
-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 苏代,苏秦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也是一位有名的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