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董仲舒斥孟子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5 11:10:2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董仲舒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

董仲舒画像

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仲舒正在书房看书,猛然孟子的“人性有仁义礼智‘四端’,人对‘四端’扩而充之,即可成为善人。社会上的不善之人,是受利欲引诱和不良环境影响造成的”,一段话映入他的眼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柯。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以人性善为核心。

董仲舒放下竹简,在书房里走来走去,不停地思考孟子的话。

他想:“孟子所说的人天生就性善,是不对的。万民性未善,他们要经过教育后才会变善。在未受教育前,可以说有‘善质’,但不能说已经善了。如果,百姓已经性善了那就没必要进行教化了。孔子言,善人,吾不得而见之。孔子说,善是不容易达到的。所以说,不教之民,莫能当善。没有经过教育的百姓,不可能性善。圣人孔子都这么说,孟子的话是不对的。

“天有阴阳,人性自然也有仁贪、性情等方面。天对阴阳是分别对待的,那么,人对仁贪也应该区别对待。仁之性质,经教化可成善;贪之性质,必须教育并且还要加以限制。只有这样万民才能性善。”

想到这,董仲舒提笔在竹简上写文驳斥孟子的性善论。

上一篇: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下一篇: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声明:董仲舒斥孟子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陈平的故事
刘邦临终为何说陈平这个人不能重用:陈平的故事
刘邦是如何评价身边谋士陈平的?刘邦对陈平既欣赏,又有看法。临终前,他对陈平做出了评价,要点有二:一个是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另一个是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