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1 10:11:2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介之推雕像

介之推雕像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⑤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阅读提示]

介之推,又称介推,春秋晋国贵族,曾随晋文公流亡国外。本文表现了介之推与母亲清廉自持的节操。同时,介之推的话语中也流露出一种对于天命的迷信。

[注释]

①晋侯:指晋文公。②从亡者:随晋文公流亡?共过患难的大臣。③献公:重耳的父亲。④惠?怀:晋文公之前的两个国君。晋献公死,子吾?子圉先后继位,称惠公怀公。⑤绵上:地名,在今山西境内。

[知识梳理]

1.文言实词

①介之推不言禄:禄,名词,禄赏?封赏。②惠?怀无亲:亲,名词,亲近的人。③主晋祀者:祀,祭祀。④以死谁怼:怼(duì),怨恨。⑤不食其食:前一个“食”是“吃”的意思,用作动词;后一个“食”是“粮食”的意思,名词。⑥言,身之文也:文,修饰,此处有“表白”的意思。⑦以志吾过:志,动词,标记。

2.难句翻译

①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译文:在下的臣子把自己的罪恶当作正义的行为,在上的国君奖赏他们的邪恶行为。

②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译文:怨恨他们的行为却又效仿他们争功求赏,罪过更严重了。

③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表彰这个善良的人。

[参考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从他流亡的人,介之推不谈封赏,封赏也没轮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所以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财物的人我们还叫他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在下的臣子把自己的罪恶当作正义的行为,在上的国君奖赏他们的邪恶行为,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介之推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封赏?就这样死了,怨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怨恨他们的行为却又效仿他们争功求赏,罪过更严重了。而且我发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母亲说:“让国君也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表白。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表白它?这样做就是寻求显达了。”他的母亲说:“能像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至死。

晋文公寻找介之推没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他的封地,说:“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表彰这个善良的人。”

上一篇: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下一篇: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声明: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范睢是魏国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爹娘勒紧裤腰带送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周游列国到处找工作,漂泊数年一事无成之后回到了家乡魏国,在
给秦始皇私生两个弟弟的赵姬
给秦始皇私生两个弟弟的赵姬
秦昭襄王时,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但两国经常交战。赵国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两度击败了秦国的进攻。秦国被迫把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