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1 10:11:46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a href=/renwu/JieZhiT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介之推</a>画像

介之推画像

首先,我们先说一个人的姓是怎么来的。按照个人的经验,我们大部分人的姓都是从爸爸那边继承来的。因此,像我们这样的习惯又被称为“从父姓”。那如果是这样的话,爸爸是不是又姓爷爷的姓,爷爷姓曾祖父的姓,曾祖父又姓高祖父的姓……往下追查下去啊,是无穷无尽的。

但如果是这样,那中国人的姓是不是只会减少,不会变多啊?因为现在的姓都可以往前推到古时候,但是古时候的家族,在天灾战乱中灭绝以后,姓就传不下来了。

然而其实中国人“姓”的数量却是不断在增加的,而最主要一次大规模的增加,就是在距离今天2,200年前左右,大约是战国时代到秦朝的时候。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 “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 “寒食节”。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 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在中国遥远的古代,一般平民相互之间称呼是不使用姓的。因为整个国家可能只有两、三个姓,很多人的姓都一样,基本上也就不使用了。像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古代名人如:介之推、烛之武,他们既不是姓介,也不姓烛,介之推的意思是“介”这个地方一个叫“推”的人,所以他们留下来的只有名,以及居住地。

那是谁在使用姓呢?谁在用氏呢?为什么我们现在会使用姓呢?

其实在古代贵族中,一般称呼上只有女生用姓,男生则用氏。从现在的字上面看,姓也是“女生”两个字合起来组成的。女生使用姓的原因,是因为古代贵族同姓不结婚,因此用以作为婚姻的区分。所以我们常常说“孟姜女哭倒长城”,其实孟姜女姓“姜”,“孟”指的是她在家里的排行是第一个,是家里的长女。

那什么是“氏”呢?其实是贵族为了保存家族记忆的方式。在以前,因为贵族是大家庭,一个家族里面可能又有三、四个分支,而为了区别他们彼此的差别,他们就会把他们这一支中,比较贤能的祖先的名字或是封地当作他们的“氏”。因此氏可能会变,但姓是不会变的。

在战国时代以后,因为战争的动乱,整个中国的礼乐制度走入败坏,这时姓氏的制度也跟着混乱,等到了秦朝以后,贵族间也没有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习惯,渐渐都把氏当成姓。平民也开始把自己故乡的地名,拿来当作姓使用。因此,其实我们“现代姓”的出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真正的姓给抛弃了。这也是为什么研究“现代姓”的时候,会发现同姓却有不同来源的原因。

上一篇: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下一篇: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声明: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