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31 18:23:10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

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了。前624年夏天,秦穆公亲自带领着秦军主力渡过黄河,向晋国发起了复仇的攻势。秦军横跨黄河,整装待发,秦穆公下令焚烧所有渡船,自断归路,这让我们想起了400年后破釜沉舟的项羽,这个专利应该是秦穆公首创。

秦军来势汹汹,大有不破晋军终不还的架势,晋襄公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对策,执政大夫赵衰认为秦穆公为了这一战做了长期的准备秦军人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找晋国拼命,以报当年崤山之恨,晋国不如坚壁清野,关门不出,只要给足了秦穆公的面子,他自然撤兵。晋襄公果断的接纳赵衰的建议。

秦穆公攻打晋国

秦穆公攻打晋国

秦穆公攻占了晋国的王官两邑,在晋国国土上耀武扬威长达一个多月,也没有碰上晋军主力,秦穆公也很识大体的思量着撤军。但是这支复仇之师的口号是“报崤山之恨”。秦穆公率领秦军,向南移动,来到崤山,收拾当年崤之战中阵亡的秦军将士,并举行了盛大的祭奠仪式。秦穆公在崤山阅兵,并深刻反思了当年一时意气用事而造成的失误。

秦穆公在晋国的土地上发泄了部分仇恨,让天下人目睹秦军将晋国吓得躲了起来,穆公意愿达成,率军回国。

经过了与晋国长期的交手,秦穆公的内心里已经在对晋国的战略目标上发生了质的转变,他决定放弃与晋争霸的亡国之策,改而向西进军,夯实国基,对晋国采取的则是战术骚扰。这是秦国春秋时代对晋国采取的最常规的战略,秦穆公务实的退出了争霸行列。

秦穆公的这次军事行动大大的提高了秦国的国际声望,打破了晋军天下无敌的神话,对晋国君臣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极大地打击了晋军的傲气,晋襄公开始重视秦国,反思这些年来一串串盛气凌人的外交策略。晋襄公乃至手下的诸卿臣子们都在考虑晋国霸业的维护应采用的策略。这时,一批思想先进、开放的卿大夫如郤缺等涌现出来,他们主张对诸侯恩威相济。晋国的霸权也开始潜移默化的转变。

有一事值得一提:此次军事行动,秦国蓄谋已久,其目在于雪耻,不是争霸。自晋襄公起,晋国始终立于秦国之前。自前627年崤之战到前364年石门之战,长达两个半世纪,秦国难以对未能对晋国(三晋)取得相对辉煌的战绩。但部分人据此认定为穆公称霸的论据,实为不差之论。更有甚者将其看作晋国走向衰落、秦国趋于强盛的标志,更是无稽之谈。

上一篇: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下一篇: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声明: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三国时期神童曹冲简介,曹冲是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神童曹冲简介,曹冲是怎么死的?
曹冲生性温厚,通情达理。当时魏国由于经常发生战争,所以采用严刑峻法来约束人民。一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守卫仓库的官吏们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闻名世界的铁道专家。他还是一位在大风大雨里畅游的游泳健将。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珠江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