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31 11:41:54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
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儒学
荀子听了使者的问题之后,沉吟片刻,非常平和地回答道:“您的问题非常高深,我孤陋寡闻,不是我所能回答的。如果非要问我有什么看法的话,我只听说过国君怎样修身蓄德,而未曾听说过治国的道理。”使者听得一头雾水,不解荀子的深意,遂虚心地请荀子为他详细解答其中的道理。
荀子答道:“我听说,君主修身蓄德则能够使家庭和顺齐睦,家庭和顺齐睦之后才能使国运昌隆,国运昌隆了才能使天下平定一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并行有序的过程。君主如果崇尚礼义,任用贤者,推行法制,国家没有不繁荣昌盛的道理。所以,我觉得国君修身养性恰是治国根本。举例来说,国家就像记录时刻的日晷,百姓就像日晷投下的影子,日晷的位置端正了,影子才会端正。再拿水来作比喻,君主如同水盆,百姓就如同盆中的水,水盆圆了,盆中的水才能圆;水盆方了,盆中的水也才能方。国君如果喜欢射箭,他的臣子必然会经常练习,以求百发百中,争得国君的宠幸或者邀取名利。有个故事说的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的道理,楚庄王喜欢细腰,故宫中的嫔妃宫女、朝中的臣子侍卫都忍饥挨饿,想把腰变瘦以赢得楚灵王的赏识,有很多人甚至都饿死了仍执迷不悟。这样看来,国君为百姓树立了道德行为的榜样,百姓自会尊德讲礼,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中规中矩,哪怕是非常弱小的国家也自会强大起来。”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荀子的治国理念:君主修身蓄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为国君是百姓的本源,本源纯净,下流才能清净。国君的喜好关系着整个国家的风尚,所以身为国君不可不慎重。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