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4 12:16:4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负刍,但究其实是秦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重新起用深明大义又老于世故的王翦就是一个例证。

秦始皇对手握大权的亲信和统领重兵的战将保持警惕,王翦以恳请赏赐田宅方式表示忠贞不二,打消秦始皇的疑忌。这件事历来被作为秦始皇本专横多疑,其君臣之间互用权术的典型事例。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很常见,它是特定的权力关系法则所注定的。

王翦动漫形象

兵败城父几个月后,秦王政决定再请王翦大将军出山领军。

他派了几个大臣带了重礼前去相请,大臣们都面露难色。秦王政醒悟说:“是了是了,这事儿怎能派你们去呢,寡人得亲自出才行!”

秦王政重新打点了礼物,并下令李斯李信随行。他对李信说:“你随寡人去请王翦老将军吧。前日寡人与你没有听从王老将军之言,才有今日之耻。这些老将军德行、才能俱佳,你要好好地向他们学习呀!”

王翦和妻子一齐跪下,在门口迎接秦王。“大王光临草舍,老臣没有远迎,实是死罪!死罪!”王翦的老妻哭起来,她有些怕,但主要的是感恩。

秦王政笑着说:“没有迎接倒不要紧,可是你们老是叫寡人站在这里,可就不是待客之道呀!”

“有请大王!”王翦唱歌似的喊道。

这时李斯和李信也出来了,他们郑重地将秦王政迎进王家的客厅。

秦王政落座之后,王翦带领全家老少再次拜倒。然后让全家人退了出去。

秦王政赐坐,没等王翦说话,秦王政面向王翦说:“李信在楚城父败北的事,将军想必知道了?”

王翦躬身答道:“老臣虽在家休养,但不敢忘记王恩,所以还是关注着楚国前方的事,城父兵败,前些日子已有耳闻……”

秦王政说:“老将军,攻楚大事,寡人没用您的良策,深感后悔。李信这个年轻人没有经验,弄得全军覆没。现在听说楚军趁胜要大举西侵了……”

“老臣还未曾听说过,如果是真的,那负刍也太放肆了。”

“是呀。”秦王政接着说,“将军是国家重臣,现在虽已年老,难道会看着国家危急不管,看着寡人忧心如焚而不问吗?”

王翦听了连忙跪下顿首答道:“老臣怎敢?不过老臣真的年老昏聩,不能领兵打仗了。大王还是另择良将,免得贻误国家大事!”

秦王政下座把王翦扶起,送回他的座位上,按他坐下。但秦王政并没有回到上座,仍站在王翦面前,“老将军,寡人已经向您道过歉了,难道还要寡人叩头谢罪?”

秦王政诚恳地说,“过去的确是寡人不对,以后就依将军!”

王翦连忙站起,可又被秦王政按下了。

王翦想答应秦王政之请,可是想到这是有关秦国荣辱的大事,自己又老迈难支,仍想推辞,“大王,老臣对……楚地远不如李信、蒙恬他们熟悉……”

李信忙说“不敢”,李斯却哈哈大笑起来,他指着桌案上的地图说:“老将军就别再推让了吧,你天天在研究前方形势,我相信你比谁都熟悉!”

王翦没法,只好涨红着脸,不说话了。

秦王政说:“李信和蒙恬他们现在只能做您的副将,等将来您把他们历练好了,才能够担任主将。您要想在家安心地休养,就先在他们身上多下点功夫吧!”

话说到这份上,王翦想:再也不能不识好歹了。就赶紧跪下谢大王信托之恩,把伐楚重任答应了下来。

李斯、李信一边一个把王翦架了起来。

秦王政问:“老将军您要伐楚,带多少兵呢?”

“六十万!”王翦说。

“仍然六十万?”

“老臣不敢说谎!”

“好吧。”秦王政说,“寡人答应您!”

这事就谈妥了。王翦的老妻这时上前说:“酒饭已经备好了。”

李斯忙对秦王政说:“来时说好在就近的州衙用饭的……”他怕太麻烦王翦。

可是秦王政很高兴,说:“寡人看老将军的菜园一片葱绿,又听鸭聒噪,就想,寡人有一顿好饭吃了,如何能走!”

王翦说:“乡野之处,哪有什么好吃食,只是些家常便饭罢了!”

秦王政说:“家常饭就最好,寡人好久没吃过家常饭了!”

历史上有的说秦始皇是暴君,有的说秦始皇是英雄。但他能够成就千古伟业,曾受到万众拥戴大概是毫无疑问的了。这其中就有他的高超的用人之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那感人的人情味……

在饭桌上,他们喝了许多酒,也吃了不少菜,不住地称赞王夫人的好手艺。当然他们也纵谈天下大势,灭楚策略。秦王政多是侧耳倾听。

趁着酒兴,王翦向秦王政递上一份清单,秦王政开始还以为开列的是什么伐楚的军需物资用度呢,细看以后,才哑然失笑。原来王翦在上面写的是胜利后祈求大王的恩赏。里面有咸阳附近的美第良田。

“将军到现在还怕穷吗?”秦王政说,“历来我对有功之将,总是大加赏赐的。老将军也多次地领受过吧!”

王翦一本正经地说:“是的,老臣曾多次受到大王的恩赏。可是,我们的制度规定,领兵的将军,即使功劳再大,也不能裂土封侯,也没有食邑。我家的人口多,我也七十余岁了,怎能不替后代想一想!”

李斯说:“老将军,李斯为你想着这事,你功成之日,我一定为你上奏大王!可是,你就不想封侯拜相吗?”

王翦说:“王翦是个武夫,哪有如此才能?如果功成,我就叩请归老田园,过几年清静日子,然后就和老伴携手赴黄泉了!”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秦王政就给王翦调齐了六十万大军,并完成了编配。这是当时任何国家没有的高效率。秦自孝公以来就锐意于各项改革,其中有效的兵役制度是最重要的一项。

选择了一个吉日良辰,秦王政亲自到校场主持了拜将阅兵大典。

这天日出之时,秦王政登上礼台,极目远眺,只见旌旗蔽日,壮气遏云,战骑萧萧,刀枪铮鸣。六十万貔貅堆聚成人山人海,无边无际。李斯作为赞礼官,高声唱着程序。在读了铿锵有力的伐楚檄文后,王翦率领他的几十名骁将站在台下接受秦王政的封拜。

秦王政把大将军印颁给王翦,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其中一句有如铁石掷在了王翦心里,使王翦战栗不已:“这六十万大军是寡人倾国所有了,望诸位珍惜……”

这就是说,如果伐楚失败,王翦不但要搭上他自己的身家性命,还要万世遭人唾骂;如果胜了,王翦将功高震主,多疑的秦王政也饶不了他。而在这过程中,秦王政将时时地监视着他,因为秦王政已把他的所有交给了王翦,怎么会放心呢!

仪式完毕,秦王政命令发兵后,副将蒙武带前锋先出发了。

王翦又磨磨蹭蹭地走在回宫的秦王政身边。

秦王政问:“老将军还有什么事吗?”

王翦装出有些为难的样子说:“我想……请大王不要忘记对老臣的允诺。”

“您说的是功成后寡人对您的奖赏吗?”秦王政微笑了。

“是,是……”

在场的大臣将军也都低头微笑,李斯甚至有点不耐烦地看着王翦。

“将军请上马吧,寡人不会食言的!”

“那,老臣就放心了!”王翦随即上马驰去。

等王翦走远,秦王政哈哈大笑着对李斯说:“这老儿,怎么越老越小气了……”

李斯当然明白王翦的用意,可是他不说破,只是顺着秦王政的心思说:“人老了嘛,总是向往以后的安逸生活……”

王翦率兵出了函谷关,又接连几次地派人回咸阳谒见秦王政,除了报告军情外,还特地问起自己给秦王政的请赏信。

王翦身边的亲信将军说:“老将军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王翦笑笑说:“你们难道不明白吗?大王生性多疑,尤其是对在外领兵的大将。

现在他把秦国所有的军队都给了我,他会放心吗?我要不是摆出胸无远志、贪图日后安逸的样子来,恐怕事情还没成,就被削夺回国了!何况朝中还有些宵小之徒呢,他们巴不得我在这上面栽跟头……”

大家听了后,才知老将军的用心良苦。

王翦不愧为一代名将,他不是死读“兵书”的书呆子,懂得真正的兵法在“人情事理”之中。

上一篇: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下一篇: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声明: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