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9-15 16:23:3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
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为,当时就只是存在这七个国家,实际上,在这七个大国之外,还有许多的小国存在。发生战争也不并是只在大国之间,小的诸侯国之间也发生各种战事。
孟子
这不,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就发生了战争。邹国比鲁国还要弱小一些,于是它的君主邹穆公就率领邹国的军民去抵抗。结果,在战争结束时损失很大。邹穆公的军队和官吏共死了33个人,而参加战斗的老百姓则一个也没有死。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也不积极,象在旁边看热闹一样,根本就不靠前。
邹穆公很生气,他觉得这些老百姓太可气了。人生气了,就要发泄,邹穆公也不例外。于是,他就找了一个人发泄,可巧,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后来被中国人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对孟子说话的时候,还是心绪难平,他说:“您看这些老百姓,气死我了,我要杀了他们吧,他们人数又太多了。不杀他们,他们对君主和官吏的生命那么无动于衷,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话可是直来直去的,孟子说:“这不怪老百姓啊,这要怪您自己。”
邹穆公睁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吃惊不小。但是孟子没有理他,继续说:“逢着不好的年成,您的百姓都忍饥挨恶,成群结队地出去要饭,老人和小孩有的就死在逃荒的路上,青壮年流落到哪个国家的都有。出去逃荒的有几千人,这个情况您知道吗?”
邹穆公没有回答,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
孟子继续说:“可是您呢,粮仓里堆满了粮食。您的官吏中没有人请示您要不要开仓赈济灾民啊,这可不是一般的怠慢,这简直就是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啊。您想啊,当初您这样对待他们,今天他们也以同样的怠慢来对待您,您又有什么可报怨的呢?”
邹穆公咬了咬嘴唇,没有说话。
孟子又继续说:“曾子有句言,您听说过吗?”邹穆公摇了摇头。“曾子说‘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现在邹国发生的事,不就是曾子这句名言的最好注释吗?”
“那要怎么办呢?”邹穆公觉得孟子说的话还要有道理,于是谦逊地问。
孟子回答说:“这不难办,您可以实行仁政啊,实行了仁政,老百姓都感激您,他们又怎么会和您不是一条心呢?”
故事讲完了,孟子就是这样“出尔反尔”的。
-
- 五木思一掷,枭卢叱回旋——樗蒲与五木之戏
-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这是杜甫诗《今夕行》的最后两句。诗人在这里借他人豪赌抒自己胸中豪气。他引用的典故出自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