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清朝大臣:钮祜禄·阿灵阿的生平简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1-03-09 16:11:4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阿灵阿(约1670-1716)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清朝大臣。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五年,袭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镶黄旗满洲都统,寻擢升銮仪卫掌仪内大臣。康熙四十年升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 旋又兼理藩院尚书,总理火器营。四十七年,举胤禩为皇太子。五十五年,卒。

  孝恭仁皇后亲妹之夫 。

  雍正、洵郡王胤祯亲姨父。

  爱新觉罗·胤礼的岳父兼老师。其女钮祜禄氏是十七福晋。其子钮祜禄·阿尔松阿降袭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

  康熙年间倚重的重臣,"凡一切军机奏议无不恰合上心,一时大臣无有出其右者。圣祖仁皇帝恩遇甚隆,常赐上方动用之件及上亲乘名。"康熙四十三年,赐御书"崇先裕后"匾额命皇十子胤俄来悬。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得疾,即遣御医调治,复赐御制药教以调养,康熙又亲占易卦甚吉,特谕晓之,后病稍愈。康熙驾至边外,病之好坏令每日奏闻,不时遣内侍看视。因服药无效,不思饮食,康熙命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制饭赐之。围内所得狍鹿等鲜物赐之。时有西洋名医奉诏看视。至十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四十七岁。康熙闻之,甚为悼惜,著左翼王贝勒吊唁,遣镶黄旗一旗大臣侍卫至奠茶酒,赐上驷马四匹,银两千两,令分属九佐领官兵俱穿孝服。皇太后(孝惠章皇后)遣首领赐茶饭,妃嫔皆遣首领赐茶奠酒至发引前一日遣首领送灵。发引之日,康熙命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俄,皇十七子胤礼以及镶黄一旗大臣侍卫护送又命十七阿哥福晋亦送至墓所。追谥敏恪立碑墓上。 (后被雍正改刻: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

  阿灵阿是康熙重臣宠臣,是雍正朝罪臣,虽然他并未活到雍正朝。雍正二年,世宗召诸大臣谕曰:"本朝大臣中,居心奸险,结党营私,惟阿灵阿、揆叙为甚。温僖贵妃逝世,殡朝阳门外,其举家在殡所持丧。与兄法喀素不睦,欲致之死,乃播蜚语诬法喀,法喀以闻,上震怒,夺其职,仍留公爵。(然而这件事除了雍正自己在上谕里说和他编的圣祖实录里记录,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佐证,康熙起居注没有任何记载。有意思的是,家谱记载,法喀反而不知何时被革除公爵在康熙年间再也没有恢复,而法喀的三个儿子除了少年为护军,之后一直在家闲散,在康熙朝的大多数时间没有任何职位,而这三个儿子两人活到乾隆年间。)当年二阿哥之废,断自圣衷。岂因臣下蜚语遂行废立?乃阿灵阿、揆叙攘为己力,并蛊惑诸王是以日夜谋为造作无稽之谈相传闻,致皇考愤懑,莫可究诘,此朕与阿灵阿揆叙不共戴天之恨也。阿灵阿子阿尔松阿柔奸狡猾,甚於其父。令夺官,遣往奉天守其祖墓;并将阿灵阿墓碑改镌'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以正其罪。"后面雍正还提到阿灵阿揆叙传播二阿哥不好的传闻,并且时人都以为他们附和雍正才传播的。这是一篇很长的谕旨,在最后雍正提到:"此二人之奸行非朕不能如此深知,非朕不能如此祥言,即有下愚不肖护党徇抵死不悟,而朕之旨已定此案,不特朕得以雪数十年积恨。"

  四年,命诛阿尔松阿,籍没家产。妻子发遣宁古塔,后改发遣广西烟瘴地,入辛者库为奴。乾隆元年,以阿灵阿墓碑立祖茔前,墓已迁而碑尚存,命去之。妻子释令归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钮祜禄·阿灵阿:雍正的亲姨夫,康熙特别信任他 下一篇:阿灵阿的身份背景是什么样的 他是怎么故意作死的 声明:清朝大臣:钮祜禄·阿灵阿的生平简介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