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可用下式计算:
【说明】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准确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而根据溶液中溶质相对含量的多少,可粗略地划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但是二者没有截然的界限,仅是相对而言.例如,90%的HSO可称为浓硫酸,10%的HSO可称为稀硫酸,而对50%的HSO就没有必要去划分它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对于有颜色的溶液,则可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来区分溶液的浓稀.
2.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例如,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把30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的氯化钠较多,是浓溶液,但它却是不饱和溶液.而在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是0.16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165%,是稀溶液.当然,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3)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区别:
上一篇:气体的溶解度
下一篇: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