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人建极
王夫之哲学命题。指把握人的类特性,以建立为人处世和政治、道德准则。隋朝王通说:“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中以建人极,吾暇矣哉!”(《文中子·中说》卷四)首倡“建人极”。北宋周敦颐进而发挥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太极图说》)王夫之提出:“道行于乾坤之全,而其用必以人为依”,“以人为依,则人极建而天地之位定也。”“圣人之所以依人建极也。”(《周易外传》卷一)认为必须以“人”为出发点,来考察天地万物,考察人类在天地中的地位及其活动规律,把握人的类特性,才能建立正确的做人标准和行动准则。人有与动物相区别的“明伦、察物、居仁、由义”等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各民族有由于地域不同而形成的文明程度的区别;人又有“立人极”之君子与无忌惮之“小人”之别。“人禽之辨”、“夷夏之辨”、“君子与小人之辨”,归纳到一点,“仁而已矣”。依人建极,实质上是以仁为立人之本,“非是,则仁道不显,而生人之理息矣。”(《礼记章句》序)近代学者熊十力说:“立人极三字,的是尼山(孔子)宗旨。”(《读经示要》卷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