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
哲学著作。清谭嗣同撰。成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分自序、界说和一、二两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变法思想。(1)作者从中国“仁”字的文字学意义出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所以说:“仁以通为第一义”。他以“中外通”反对闭关自守,以“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仁学界说》)反对封建礼教等级制度,从而企图冲破一切封建网罗。(2)用中国传统哲学的变化日新观点,论证变法的必要性。他说:“德之宜新也,世容知之,独何以居今之世,犹有守旧之鄙生,断断曰不当变法,何哉?”他认为,作为世界本体的“以太”具有自己运动的能力,因以“成乎日新之变化”。所以他认为那种主静之说是致亡之道,“顾哀中国之亡于静”(《仁学一》十八、十九)。(3)痛斥君主专制,提倡民主“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他认为“君末也,民本也”,人臣“只有死事的道理,决无死君的道理。”(《仁学二》三十、三十一)但由于作者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把仁和以太说成“唯识之相分”,因此其“冲决网罗”就变成头脑里的“造反”:“然真能冲决,亦自无网罗;真无网罗,乃可言冲决。故冲决网罗者,即是未尝冲决网罗。”(《仁学序》)而他宣扬华严宗“一多相容”、“三世一时”的相对主义,也大大削弱了其哲学思想的战斗性。从1899年1月起,分别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和上海出版的《亚东时报》上陆续发表,收入中华书局1981年版《谭嗣同全集》增订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