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
哲学理论著作。毛泽东写于1937年8月。是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作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文章在分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和矛盾的普遍性之后,着重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作者指出,矛盾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方情况上,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其次,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作者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所以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然而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因而从哲学高度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问题。作者还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作了深刻分析。收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李时珍是怎样成为一代名医的?
- 奇花异草带来的乐趣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里。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背着药箱、摇着串铃,终年奔波于城乡的铃医。李时珍的父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