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上痴脱难实录
书名。1卷,原题湘上痴撰。湘上痴即黄炜别号,作者历经兵燹,备尝艰辛,凡遭劫难7次,几濒于死,乃著是录,以记历险之经过。是书虽记其一生之行迹,而明末清初抢攘之情况,民生之涂炭亦有涉及。如记明崇祯末年张献忠进入长沙、衡阳,虽遍地搜山捉人,杀戮乡绅,然于百姓则“得以不杀,抑且不扰”。又记大顺军联明抗清事,“何公腾蛟遣人招安,皆被杀。后以郑公福、汪伯立前往,改招安二字为合营,乃允从而遵节制”。还记清顺治六年(1649)二月清军攻破湘潭,大肆屠杀,“于二十一日开刀二十六日封刀,至二十九日杀戮方止。白骨盈野,惨不忍睹”,其残暴可知。作者痛定思痛,沉痛地写道:“但得身见太平,则为人奴、为乞丐,亦所甘心。迄今回思,不禁两泪交流,百纷俱解。惟愿后人不见此境况则幸矣”,可知明末清初,人民受祸,不在农民军,而在明清两朝官军之骚扰。有《希青堂集》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
-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