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遗址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石器时代中期聚落遗址。位于洪江市岔头乡岩里村西,居沅水北岸一级台地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1991、2004、2005年发掘。属贝丘堆积层,可分上、下两层,最深处达7米余。下层所出陶片,陶质以夹砂褐陶、夹砂红陶最多,另有白陶。器形多为釜、罐、盘、碗等。器物颈、肩部常施戳印纹、刻划纹、篦点纹,而腹底饰细绳纹。可见非常规整的由篦点、戳印、刻画构成的纹样。如各种造型的凤鸟纹、太阳纹、兽面纹。其构图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石器以网坠居多,大量使用随意打下的石片石器。螺壳中含大量、龟、鳖、等动物骨骸,说明当时渔猎经济占生活的主要地位。经碳14年代测定,时间为距今6790年左右(经校正当超过7000年)。上部地层中则极少见或不见白陶和细小的戳印纹,而以粗放的剔刺纹和蛤斑纹为主,绳纹极少,出土有彩陶。器形主要有釜、罐、豆,盘,碗类器明显较少,伴出土较多的圆柱形支垫。螺壳层中也含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据碳14年代测定,上部地层时间为距今5400年左右(未经校正),与洞庭湖区的大溪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相近之处。此外,遗址发现墓葬3座,葬于贝壳层中,骨架侧身屈肢,头朝东,轻微石化,无随葬品。高庙遗址下层遗存具有独持而鲜明的地方风格,特别是其器物上的纹饰、戳印等,精美而发达。考古学界将此定名为“高庙文化”。其遗存不仅证实了“水文化类群”划分的合理性,并证明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这里的古文化不仅保留了自已鲜明的地域特性,而且对洞庭湖地区文化甚至岭南的文化交流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一处距今5700年前部落首领夫妻墓中,存放有贵族或宗教领袖权力象征的祭祀用品玉铖、贵族妇女装饰用品玉璜、玉块等精美玉器。在一个由10多座距今5800-5300年的柱洞组成的房址和数十座占墓穴中,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主祭场呈梯形对称结构,面积约1000平方米,一边有两个巨型柱洞,场前有方形或圆形人祭坑和牲祭坑。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社会正规祭祀场所。有学者认为早在7000多年前,这里已出现大型原始”人祭”活动。其”人祭”证据,表明中国以活人为祭品的做法始于原始社会而非阶级社会。

上一篇:大塘遗址 下一篇:汤家岗遗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见鬼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