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见于魏源《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时期逐步形成的反侵略军事思想。清道光二十年(1840)中英鸦片战争中,清军屡遭失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爱国之士认为,清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清军武器装备不及英军“船坚炮利”;二是清军作战素质不如英军。他们主张,中国军队只有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打破因循旧制、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敢于学习西方“长技”,才能完全“制夷”。这一观点最初在林则徐的思想中有所反映。魏源在林则徐思想影响下,深感“筹夷事必知夷情,知夷情必知夷形(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议战》,“知夷情”、“知夷形”,才能“师夷”和“制夷”。清道光二十一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对西方各国的军事以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进行认真的考察,并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写成《海国图志》一书。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谓“师夷长技”,就是要学习西方军队的“船坚炮利”和“养兵练兵之法”,使得“西洋长技,尽成中国之长技”。(魏源:《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所谓“制夷”,就是运用“师夷”所得的先进军事技术和治军方法,提高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从而达到抵御、战胜外国侵略者的目的。这一思想的产生,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之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力图改变中国军事落后状况的反映。这一反侵略军事思想,不仅具有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进步性,而且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新式军事思想的出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