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宁书院
原名文昌书院。在湖南资兴。明万历五年(1577)训导王似创英选会,日与资深学优者会文,又建书院于县学东,“为课士之所”,“亲为讲说,至宵乃罢”。祠文昌,故名。天启年间,知县汪梦尹改建于明伦堂后,五年(1625)饶阿陈捐文昌祠田120石。明末,院废田失。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耿念劬重建,四十三年(1704)知县谢乃实复迁县学东。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王伯麟迁建于城西北隅,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李允性重修,改名“汉宁”;“每月亲临课士,谈经讲义,成就甚众”。二十二年(1757)知县罗绅扩建斋舍10间,复并入故有义学,自作记,以明其兴学而“务实行”之旨。四十年(1775)知县邓家燕、山长唐范兹改前半部为考棚,号舍可容五六百人,“造士”、“选士”始合为一处嘉庆十五年(1810)教谕孙铤、山长段鹤园扩建考棚,加号舍60间。二十年(1815)知县李之梓、山长蔡允桂新增膏火田137石。次年,又清复隐占学田。自后多有修葺,兴学不断。光绪末年,改为学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