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
【生卒】:1870—1937
【介绍】:
近代教育家。字秉三。风凰人。早年毕业于沅水校经堂。维新运动中,在长沙参与创办时务学堂和南学会,任时务学堂总理,办学目的旨在树立新的教育基础。1898年与谭嗣同等在长沙设延年会。百日维新期间,主张:“朝廷变法,首在兴学;兴学之本,先重师范。”与黄膺等写《湘绅公恳抚院整顿通省书院禀稿》提出整顿全省书院。戊戌变法失败后,两次出访日本,考察教育和工商业。1920年,在北京香山建慈幼院,任院长。致力于慈善教育事业。1922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社长。抗日战争时期,发起街童教育社,专门帮助无力上学的贫苦儿童读书识字为中国慈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有《熊希龄集》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