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话
大庸话属西南官话。主要语音特点有:①中古全浊声母今读为送气清声母,如“图、才”。②中古“泥、来”两母今混,均读[n],如“难=兰”。③中古“知、照”两组声母今读为[、
′、s],如“猪、沙”;少数“照”组字声母今读为[ts、ts′、s],如“争、师”。④中古“曾、梗”两摄混入“深、臻”两摄,韵母今读为[
n、in],如“庚=根,星=心”。⑤入声自成调类,调值为213。大庸话词汇、语法主要特点有:①较有特色的常用词。如“歹[tai]”,可表多种动作,“歹饭(吃饭)”、“歹本书(拿一本书)”。连接名、代词的连词用“搞[kau]”,“我搞你一起去(我和你一起去)”。②儿化词较多,如“叔儿(叔叔)”、“捞糟儿(甜酒)”。③第一人称代词单、复数常用“万[uan]”,只有在正式或不熟悉场合才用“我”。④形容词少用“AA”重叠式,如“来闻下儿这个花(来闻闻这朵花)”。⑤表程度的副词“很”只能做补语,如“现在还早得很呢(现在还很早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