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花鼓戏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民间小戏剧种。形成并流行于旧长沙府12属县,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分益阳、西湖、宁乡、醴潭、长沙5路,各具艺术特色。源于民间歌舞,清乾隆三十年(1765)《长沙府志》有“聚赀唱梨园,曰灯戏”的记载。经历二小戏(小丑、小旦)、三小戏(增加小生)、多角色大本戏三个发展阶段,并由季节性半职业班逐步发展为职业戏班,最早者为宁乡路土坝班,约成立于同治年间(1862-1874),同时还有名科班怀德堂兴起,清末又发展了兼唱湘戏的半台班,艺术渐臻完善。抗战时期,益阳、长沙先后成立花鼓戏抗敌宣传队宣传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甚快。声腔分川调、打锣腔、民歌灯调3类,各有其传统剧目和表现特点,以川调为主。表演以“三小”具有艺术特色,尤以丑角与花旦、二旦戏富有生活气息。传统剧目210多个,整理的《刘海砍樵》、《放风筝》等剧获得国家级奖励。创作现代戏成绩卓著,20世纪50年代即产生《姑嫂忙》、《三里湾》等有影响的剧目,80年代以来的获奖剧目上百个,如《多喜坐轿》、《八品官》、《镇长吃的农村粮》、《桃花汛》、《乡里警察》、《老袁轶事》等等。目前有十余个专业剧团。

上一篇:湘昆 下一篇:邵阳花鼓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