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三通

书籍: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作者:雪犁 朝代:1994-10-01 专题:书籍

我国汉代自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东西交通后,汉与西域各地的交往与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对西域各地及匈奴施行压迫政策,引起西域各地及匈奴的反对,导致东西交通史上的第一次阻塞,是为“一绝”。东汉永平十六年(73),汉明帝派窦固、耿忠等率兵赶走河西匈奴,在哈密设置宜禾都尉,并设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等官员,在河西丝路要道“立屯田于膏腴之地,列邮亭于要害之路”,恢复了东西交通,是为“一通”。不久,又因西域部分首领在匈奴贵族怂恿下,杀害西域都护陈睦,而使西域重新陷入混乱,东西交通再次中断,是为“二绝”。后经过班超等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安定了西域,永元三年(91),汉朝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史,东西交通再次畅通,是为“二通”。汉安帝永初元年(107),汉朝内部一些大臣认为西域太远,又多有背叛,在西域设官屯田,费用太多,下令撤销西域都护。匈奴乘机南下,占据了西域,东西交通中断,此为“三绝”。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向朝廷请求发兵击匈奴,时班超之子班勇向当时执政的邓太后建议恢复与西域的联系,得到采纳,延光三年(124),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驻柳中(鲁克沁)。班勇组织军队赶走匈奴,使东西交通第三次恢复,此为“三通”。

上一篇:凿空 下一篇:互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