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规范
指由于人民大众的习惯反复影响于某些事物和行为,起到了规范社会文化和行为的作用。由于社会中居民的年龄、性别、种族、宗教、地域、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差别,而造成信念和观念诸多不同,但通过人民大众习惯的反复作用,本来不同的情况相互发生影响,结果可能形成各种不同情况趋向融合一致。例如:由于人民大众中某些人,在某一季节穿戴不同的服装式样,不同的颜色,这式样和颜色相互影响,逐渐趋于一致,就成了流行色和服装式样的新潮。但有的人认为,人民大众的习惯影响作用,只能起巩固的作用,而不能起创新文化规范的作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