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1)犹太教的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主要内容为关于世界和人类的起源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和犹太教的法典、教义、格言、诗歌等作品。汇集了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年间的资料,经许多人长期编纂而成。原文为希伯来文,后译为希腊文。现流传本主要有耶路撒冷的希伯来文本和亚历山大里亚的希腊文译本(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二者卷数略有不同。(2)基督教的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承受下来的。因犹太教把它的《圣经》说成是上帝与人立的“约”,基督教则认为耶稣降世后,上帝与人又立了新约,故把犹太教的《圣经》称作《旧约全书》,而把重新立的约称作《新约全书》。基督教各派所承受的《旧约全书》略有不同。新教多数只承认希伯来文原本,有39卷;天主教则承受《七十子希腊文本》并另收希腊文补篇7卷,共有46卷。《新约全书》共27卷,包括4卷《福音书》,1卷《使徒行传》、21卷使徒《书信》和1卷《启示录》。《福音书》为记载耶稣生平、言行的故事,有《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使徒行传》为使徒在各地传教和建立教会的故事,叙述了早期教会的情况;《书信》传为使徒们写给各地教会或个人的信,实为教义性的论著;《启示录》传为使徒以象征性语言描绘世界末日的情况。《新约全书》原文为希腊文,为基督教各派所承认。全部《圣经》于4-5世纪译成拉丁文,16世纪在欧洲译成各国文字。《圣经》对欧洲各国民族语文的形成和统一,对于传播文化起了一定作用,对欧洲文学有较大影响,西欧文学作品,尤其在中世纪,很多取材于《圣经》故事。在中世纪,《圣经》在欧洲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被神学家用作检验人们言论、行动是否正确的标准,中国今存最早汉译《圣经》,为明末天主教莱华教士所译。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