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律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亦称“不矛盾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概念或判断)及其否定不能同真,至少有一个是假。公式为:A不是非A。“A”和“非A”为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即对于同一个对象所做的两个矛盾判断或两个反对判断。矛盾判断,是对同一现象既肯定它是或具有什么、同时又否定它是或具有什么的判断。例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政治工作不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假。反对判断,是对同一对象既肯定它是或具有什么、同时又肯定它是或具有相对立的什么。例如,“张三是革命者”,同时又说“张三是反革命者”,这两个反对判断,不能同真,却可以同假,因为张三是中间派。矛盾律要求一个思想或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自相矛盾。遵守矛盾律,能使思想或思维具有一贯性或不矛盾性;否则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矛盾律的客观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确定性、区别性。但是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却可以做出两个反对判断或矛盾判断。例如,说“毛泽东是克思的忠实学生”,又说“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矛盾律只是要求排除思维的逻辑矛盾,并不否定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现实矛盾;正是歪曲了现实矛盾的思维,才产生逻辑矛盾。矛盾律由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分析后篇》:“不可能同时肯定和否定某个东西”。但他把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同矛盾律混为一谈,“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既是又不是”(《形而上学》)。韩非提出“矛盾”概念时,实际上提出了矛盾律。参见“矛盾”。

上一篇:矛盾论 下一篇:矛盾运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鱼玄机:多情才女成荡妇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少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
苏代帮甘茂借游说谋官
苏代帮甘茂借游说谋官
战国时期, 楚国人甘茂, 曾经在秦国担任宰相。后来他遭人诬陷, 被迫从秦国逃跑。
朱熹教子:儿要别人教
朱熹教子:儿要别人教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你应该离开我到外地访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