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原理
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研究管理所必须的各种动力及正确运用动力,使管理运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它不仅是管理的能源,而且是一种制约因素,没有它管理就不能有序的运动。从人们的行为和组织机构的行为中,可看出在现代管理中有三类基本动力。(1)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必须把生产的经济效果和企业及其职工的物质利益联系起来,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物质动力不是万能的,它也会有副作用,只讲赚钱和奖金,就可能出现金钱拜物教。(2)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革命理想、爱国主义等),精神刺激(奖状、先进称号等),也包括日常思想工作。精神动力是客观的存在,因为管理是人的活动,人有精神,必有精神动力,如果能与物质利益正确地结合,就具有巨大的威力。(3)信息动力,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情况下,信息量迅速增加,没有信息的传递是不可设想的。知识就是力量,信息是企业竞争的一个基础,信息构成了一种动力。三种动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运用不当,不仅会使效能降低,而且会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既要综合运用、协调运用,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辩证关系、眼前动力和长远动力的辩证关系,还应注意,不忽视刺激量,也不使刺激量过大,这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动力原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杜康是夏朝最早的酿酒人吗?
- 自古以来,中国的各种圣是应有尽有。诗圣有杜甫,书圣有王羲之,医圣有张仲景,茶圣有陆羽等等。那么杜康是什么圣呢?很显然,这个中国酿酒
-
- 武则天的肚量
- 如果有谁痛骂我们,我们一定会怒火中烧。可武则天看到骆宾王讨伐自己的檄文时,不但没有发怒,反倒欣赏起他的文采来,她感慨道:“这样有才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