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合道德
人们在一定场合进行交往活动的道德规范。人们的一切交往,都是在一定场合进行的,没有一定场合,便没有交往活动。故把这种交往活动双方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称为场合道德。交往双方只有共同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交往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不同场合,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如,在学校,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教学道德;在医院,要有尊重医生、爱护患者和相互配合的医疗道德;在集市,要有互议成交、买卖公平的交易道德;在机关单位,领导和被领导之间、个人之间,要有互相尊重、平等互助、相互支持的道德等等。场合道德不同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要求一方遵守,而场合道德要求双方遵守。场合道德也不同于公共道德,公共道德对所有成员的要求一致,而场合道德对双方的要求不同。加强场合道德教育和修养,不仅保证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而且能酿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提高一个民族、国家的道德水准。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