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
“社会控制”的对称。不受外界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行为。是一种意志力强的表现,亦称“自制”。个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环境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环境影响的烙印。由于认识能力和自身利益的局限,个人的思想观念常和他人利益、民族利益、社会道德发生冲突,这就要求个人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组织,当自己的思想和意见未能实现的时候,进行自我控制,自觉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自觉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有不同意见,按照党章规定可以保留或向上级反映,但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对抗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失去自我控制,不能理智地支配自己,对已对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甚至给党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自我控制是一个人自我改造、自我修养,在人生道路上逐步完善自己,达到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自我控制与必要社会控制相辅相承,相互补充。只有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各种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有深刻理解,并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自觉地运用各种规范来指导、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的自我控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
-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开山之作。他在《史记》中写活了许多历史人物,其卷六《陈丞相世家》中精心刻画的陈平的形象便是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