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所做的结论的一部分。1930年12月-1933年12月,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四次“围剿”。1933年7月,蒋介石在江西庐山军事会议上决定对苏区实行“堡垒政策”,准备发动第五次“围剿”。当时,有些根据地政府和党的领导,对如何动员群众进行革命战争等问题,仍不明确。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只是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参加运输。这种状况如不改变,非但不能完成支援战争的任务,甚至危害根据地的建设。为此,毛泽东着重讲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问题。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革命战争同群众的关系,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22页)。因此,是否关心群众生活问题,关系到革命战争的成败。毛泽东强调说明,革命战争的真正力量乃在于人民群众,“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同上第125页)。关于工作方法,毛泽东认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比喻为过河的桥,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同上)他认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的、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从而完成组织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两大任务。这篇文章,虽然是就如何完成战争任务而写的,但其基本原则,对于搞好党风,组织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