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义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都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取舍的功利观和生活态度。中国古代杨朱提出“重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古人讲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利己主义的说教。在思想史上,指一种伦理学说,它把个人利益摆在社会利益和周围人们利益之上,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规范。如英国霍布斯就认为利己是人的天性;法国爱尔维修认为利己思想、享乐和正当的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德国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愿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应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并提出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把“合理的利己主义”作为其伦理学说的根据。德国唯我论者施蒂纳提出“唯一者”学说,宣称“我就是一切,这个我就是唯一者”,是现实世界的创造者,认为人们都是只关心自己的利己主义者,每个人都把别人看作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强调个人绝对自由,反对国家、法律等对个人的约束,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理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