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改造自然界进行生产建设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成果归全体人民享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最显著的特点。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很不发达,但是只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子,那么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就一定能够以远比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建立起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反过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决不能片面、孤立地去抓物质文明而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卓文君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 十七岁的时候被父亲出于政治原因许配给了某一位皇孙,让她的人生很快跌入了谷底。婚后半年,丈夫就因病匆匆辞世,于是卓文君过起寡居生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