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
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政治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根本措施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实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是整个社会改革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会受到限制。政治体制改革,即改革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改革现存政治体制中的各种弊端,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邓小平文选》第282页)。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精简机构;改革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明确党政分工、协调党政关系;改革决策体制、实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关系国家全局的大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必将是:建立起高度民主、法制完备、高效率的社会政治体制;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成果的巩固和发展;造就、选拔大批优秀建设人才;保证全体人民有效地行使管理国家和各项社会事务的权力;巩固和发展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