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偏信(听)则暗
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取和相信一方意见,往往由于情况不清会做出错误决断。调查、处理同题的一种方法。始于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又《资治通鉴》卷192载,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由此,“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为历史典故,成为中国历代开明统治者理政治国的方法。在现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应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使用或处理干部、解决具体问题时,必须多方面调查研究,以保证情况明,判断准;尤其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一定要认真听取和分析各种意见,全面、准确地把握情况,使决策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防止因偏听偏信而铸成错误和损失,并促进持不同意见各方的团结。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皋陶是谁
- 舜因皋陶生于曲阜,皋陶姓赢(汉朝始误作偃姓),被大禹选为继承人,意外死亡,伯益继承之位。后来改李姓。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高阳氏的皋陶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