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
国家工作人员、公务人员对本职工作漫不经心、疏忽大意而造成的过失。由于公务人员的渎职,必然会给社会造成或大或小的危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工作应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中国刑法规定,渎职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因玩忽职守造成的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渎职罪的种类有(1)收受贿赂罪;(2)泄露国家机密罪;(3)玩忽职守罪;(4)枉法追诉裁判罪;(5)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6)私放罪犯罪;(7)妨害邮电通讯罪。后来对受贿罪修改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索贿、收受贿赂的,比照刑法第151条贪污罪论处。渎职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且他的犯罪行为必须与其所担任的职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必须是对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国家或公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上一篇: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
下一篇:淫秽书刊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
- 范雎劝说秦昭王废宣太后
- 范雎做了秦国的客卿。几年以后,他与昭王的关系日益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