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王文惠、欧阳镜蓉等,巴金是他发表处女作《灭亡》时始用的笔名。四川成都人,1904年11月25日生。著名作家、翻译家。
他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的活动。1923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和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学习期间,受到“五卅”运动的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旅居巴黎,在那里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上卷),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29年在上海完成了《伦理学》下卷的翻译,并另译了克鲁泡特金的《自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并且先后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作品,著名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就是这个时期完成的。1933年后与鲁迅有了来往,鲁迅称赞他“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1934年去日本,一年后回国,在上海为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丛书。抗战期间,辗转广州、昆明、桂林、金华、重庆等地,在危险、艰苦的条件下从事创作活动。这期间除完成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外,还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抗战胜利后,写了中篇小说《寒夜》。1947年后,他的精力多半用于编译、编辑和校对工作。巴金的主要作品都是在1927年春到1946年冬这二十年间写的,约四百万字。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收集了他解放前的全部作品。
解放后,他写了不少散文、小说、特写,编成《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新声集》等集子出版。近几年又写了长篇小说《一双美丽的眼睛》,并翻译了俄国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除创作外,他曾多次出国访问和参加外事活动,两次到抗美援朝前线采访。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曰止戈为武
- 楚穆王十二年,楚穆王去世,嫡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正处于风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