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回族
回族是甘肃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全省回族人口为109.4万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3.26%,占甘肃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8.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兰州、平凉等地,其余散居于天水、徽县、定西、会宁、榆中及河西等地。甘肃回族在居住上保持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除临夏和张家川以回族为主外,全省其余地方回族大多与汉、藏等民族杂居。在城镇,回族往往集中于街、区或巷。在农村,回族往往自成村落,围清真寺而居。甘肃回族现通用汉语、汉文,在日常交往中保留有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在文化传统上保持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结果。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甘肃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产生、发展的重要地区。因此甘肃回族分属于不同的教派与门宦,其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有微小的差异。甘肃回族人民具有反抗压迫的斗争传统。明嘉靖十三年(1534),马兴率众起义;清顺治五年(1648)米喇印、丁国栋起义;乾隆四十六年(1781)和乾隆四十九年先后爆发苏四十三和田五起义;清同治年间马化龙、马占鳌、马桂源和马文禄起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马永琳、韩奴勒起义;1926年马仲英起义;1938年西海固起义和张家川回民起义;1943年马福善、马继祖起义等。在历次起义中,甘肃回族人民表现出了英勇的斗争精神,给历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献出了无数的生命,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虽然历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回族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永世流传。甘肃回族人民在抵御外来入侵,维护祖国统一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清同治事变后,原回民起义领袖崔伟率部协同清军进入新疆,收复了被沙俄占领的国土,粉碎了沙俄企图分裂新疆的阴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驻兵京畿的甘肃回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在廊坊和北京正阳门等战斗中,给侵略军以重创。新中国成立前,甘肃回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导致甘肃回族人民文化素质不高,在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相对滞后。解放以后,甘肃回族得到了很大发展,回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和保护,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回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省、市、县都有回族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在甘肃,一批回族教授、科学家、工程师、医生、作家、艺术家都成为本行业的骨干和带头人。甘肃回族民间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影响广泛,花儿、宴席曲、民间传说及故事、砖雕、木雕、绘画、书法、刺绣等艺术不仅为本民族群众所继承、发扬,而且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