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重要佛教典籍。译本有三个:东晋佛陀跋陀罗《六十华严》60卷34品,唐代于阗高僧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80卷39品,唐僧般若译《四十华严》(只有《入法界品》一品,但达40卷之多)。后世将某一品单行也称《华严经》的达三十余种。本经主要讲:整个世界都是法身佛的显现,法身佛就是世界的真理性化身。万事万物有其差别性(事法界)、同一性(理法界)、圆融无碍(理事无碍法界)、表象与本质互即互入(事事无碍法界),处于一张总体的因果网络之中。用“海印三昧”描绘佛境之圆融无碍,用一滴海水即可映照万物来喻之,说明世界相互关系。还肯定佛与众生、佛国世界与世俗世界本是交融统一的。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佛教各宗派也都十分重视;其中贤首宗又称华严宗。经中强调依“三界唯心”教义进行修证,主张如普贤菩萨的实践达到清净法界。其中《入法界品》中,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成为后世佛教造像中十分常见的题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