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王朝与于阗国
于阗自东汉初期即已成为佛教国家。喀喇汗王朝则自沙土克·布格拉汗执政后(930年前后)开始流行伊斯兰教。南北朝至唐朝,于阗是西域的佛教中心。喀喇汗王朝自阿厮兰汗木萨执政后,即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于是,喀喇汗王朝与于阗国开始尖锐对立,据敦煌遗书P5538a的内容可知,从阿斯兰汗木萨执政后不久的962年开始,双方进入了激烈的战争状态。当时的疏勒国虽已成为喀喇汗王朝的附庸,但仍然是一个单独的国家,不是喀喇汗王朝的都城;于阗国的王室也仍然是千年相传的“尉迟氏家族”,国王名叫尉迟舒拉(Visa sula)。8年后,于阗国在瓜沙归义军曹氏割据政权、龟兹回鹘的支援下,大败喀喇汗王朝的军队,攻取了疏勒和“西冲大关”(葱岭守捉城,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种状态一直继续到10世纪末。阿斯兰汗阿里·本·木萨即可能在988年与于阗进行圣战时牺牲的。11世纪初,玉素甫·卡迪尔汗才将于阗战败,这可从《宋史》卷490《于阗传》的记载找到证据:“大中祥符二年(1009),其国黑韩王遣回鹘罗撒温等以方物来贡。”关于“黑韩王”,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它是“可汗(khan)”的异译,一种认为它是“黑汗(喀喇汗)”的意译。我们认为应是第一种观点正确。但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这时的于阗王不再是千年相传的“尉迟氏”,而是自称“可汗”,已是回鹘人了。派遣的使者明标为“回鹘罗撒温”,罗当为药罗葛(yaglok)的省译,撒温为Sagun的意译,意为“将军”。从这点可知,喀喇汗王朝已经征服于阗,废除王族尉迟氏,另立回鹘首领为于阗王,于阗国的大臣也多为回鹘人了。从于阗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古代使者要行走两年,因此,罗撒温应是1007年起行的,喀喇汗王朝战胜于阗国尉迟王族的时间应以1006年为可能性最大。这些汉文记载既可印证伊斯兰史书的某些记载,也可纠正伊斯兰史书的某些错误。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
- 甘茂以假乱真
-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
-
- 西汉历史上丞相张苍靠食人乳活了一百多岁
- 日本人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奉为盛典,结果真的让“小日本”形象彻底改变,据说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中国还高出两厘米。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