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乌孙国
为汉晋乌孙国人的后裔所建。处于今帕米尔高原的山中。《北史·西域传》:“乌孙国,居赤谷城,在龟兹西北,去代一万八十里。其国数为蠕蠕所破,西徙葱岭山中,无城郭,随畜牧,逐水草。太延三年,遣使者董琬等使其国,后每使朝贡。”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是:“乌孙国,原居赤谷城一带,在龟兹国的西北,离开代国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一万零八十里。其国多次被柔然击破,向西南迁徙到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山中,那里没有城镇,他们跟随畜群,追逐水草,过着游牧生活。太延三年(437),北魏派遣使者董琬等人出使其国,此后经常让其国前来朝贡。”从这段记载和此后的活动看,乌孙人当时已迁居到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带立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被称为什么?王勃的代表作是什么?
-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古绛州龙门,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津。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为四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