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礼俗
自古至今,撒拉人非常重视礼仪。其中最主要的是尊老爱幼、敬重舅舅、热情待客等。
尊老爱幼。尊老,就是真心实意的尊重阿訇、老年人和有学识的人,年轻人见了阿訇、老人和有学识的人,必先道“色俩目”,并抢步向前伸出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重;路上碰见阿訇、老人、学者,无论认识不认识,骑马的要下马,骑车的要下车,恭候一旁让道,待他们过去后,自己再走;对本村无儿无女的老人更是关心备至,经常问寒问暖,送饭送水,尽心帮助解决困难;逢节庆日请人吃饭时,老人总是坐在炕中间,老人不动筷子,谁也不能先动手;在家中,老人是全家的主心骨,备受后辈的尊敬,好吃好喝的总是先端给老人,水果成熟先请老人尝鲜,把家里最好的房屋让老人住,使劳碌一生的老人受到良好的照顾而安度晚年。撒拉人对于儿童,从出生到出幼(即告别童年),百般爱护,关怀备至,并非常重视对他们进行各种启蒙教育,采取讲故事、教儿歌、作示范,进行品德教育、劳动教育、识物教育和宗教知识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扎正根,走正道,打下良好的做人基础。
敬重舅舅。撒拉人认为:“树木参天必有根,阿舅是骨头的主人”,舅舅在撒拉人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家庭在婚姻丧葬、生儿育女、迎来送往、财产分配等所有大事中,必须要有舅舅参加。如儿女择偶,先要征求舅舅的意见,若舅舅同意,家里方可考虑,不同意则另选别家;举行婚礼前,要用最好的茶饭宴请舅舅全家,请求舅舅主持婚礼的全过程;在婚礼中要给舅舅“抬羊背子”(羊背子为撒拉族先民撒鲁尔人游牧印记,是羊身上肉最香的部位),女方家对舅舅要采取同等待遇。家里出了丧事,要首先通知舅舅,根据舅舅的意见安排丧事,并要将一部分亡人的衣物送给舅舅。
热情待客。撒拉族是好客的民族,对亲戚、朋友、邻里、路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是以诚相见,接待热情,客人临门,全家出门迎接,请进客房,男客由男主人陪伴,女客由女主人陪伴,问寒问暖,照顾周到,以最好的饭菜招待客人;客人临走时,总让客人带点特产,不让客人空手出门,并全家送至门外依依惜别。
-
- 皋陶是谁
- 舜因皋陶生于曲阜,皋陶姓赢(汉朝始误作偃姓),被大禹选为继承人,意外死亡,伯益继承之位。后来改李姓。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高阳氏的皋陶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