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境内仰韶文化居民的人种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190页说:“依据陕西省的半坡、宝鸡、华县和华阴四个遗址中出土的人骨材料,这四组新石器居民的体质特征比较一致。综合它们的颅骨形态,一般地具有简单纹式的颅顶缝,圆钝的眶形,突起发达的颧骨,低而凹形的鼻梁,浅的犬齿窝,扁平的面以及铲形门齿的出现率高等现代蒙古人种头骨上较常见的性状。颅骨的测量分析表明,它们往往是中等长的颅型结合高颅的性质,比较普遍的阔鼻倾向、明显的上齿槽突颔,一般具有中等偏低的眶型及中等的面宽和较高的上面高。根据长骨估算的各组男性平均身高为167.5-169.5厘米,彼此比较接近。它们总的显示出与现代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南亚类型比较接近的性质,并以接近南亚的程度较大,与新石器时代的南亚类型也比较接近。”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可知,陕西境内仰韶文化居民为南亚类型的蒙古人种。该文下面还说: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居民的体质特征与东亚型的现代华北人更接近,尽管它们都属蒙古人种,但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因时间的不同和历史发展的差异而形成的,“一般来讲,中原仰韶文化比‘甘肃仰韶文化’稍早”。
上一篇:陕甘宁边区回民抗日骑兵团
下一篇:陕西省大荔县发现的原始人头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