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诠经
亦称“用儒释教”。回族伊斯兰教哲学专用术语。明清之际,回族学者以就明理学阐释伊斯兰教哲学的学术活动。初出现于南京、苏州一带,后逐渐发展到江南、中原不少回族地区。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岱舆、刘智、马注等;这一运动的产生,为当时中国尊孔读经成风,宗教信仰松散,以及汉族上层歧视伊斯兰教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主要表现内容形式是;用儒家“三纲五常”诠解伊斯兰教的“天命五功”,或以后者的伦理道德附会前者的“忠孝”、“忠恕”思想,相互引证,相互结合。但仍表现出“假儒理,以发明教理”之特点,“援儒以附己”。曾在中国学术界产生过一定影响。尤对回族伊斯兰教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时人认为:“独清真一教,其说本于天,而理宗于一,与吾儒大相表里。”其影响与流传甚广的译著主要有:《清真大学》、《正教真诠》、《希真正答》(王岱舆著)、《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实录》(刘智著)、《清真指南》(马注著)等书。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武则天的肚量
- 如果有谁痛骂我们,我们一定会怒火中烧。可武则天看到骆宾王讨伐自己的檄文时,不但没有发怒,反倒欣赏起他的文采来,她感慨道:“这样有才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