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坨理论一
第284节:坨理论一
自然界有一种“坨”现象。泥巴会结成泥坨,泥坨太大了,又会分崩离析成泥粉末。在一定条件下,泥粉末又会结成坨。天上的鸟会集合成群,水里的鱼也会集合成群,人类居住的城市是个“坨”,农村的村庄也是个“坨”。 这些自然界形成的“坨”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消亡的?
这些“坨”与“坨”之间的关系……这有得让人研究了。
图284-1 股价两坨论
你看在股价走势图上,一些K线也会结成“坨”,这些 “坨”的形态形形色色、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分买卖两个“坨”。也就是庄家买进股票的K线密集区,叫“底坨”,庄家卖出股票形成的K线密集区,叫“顶坨”。如(图284-1)中,假如庄家在股价10元的区间收集筹码,形成“底坨”,用圆圈表示。
经过八个月的运作,股价涨到18元附近,庄家开始卖出,形成“顶坨”。
当庄家出货完毕后,筹码集中到散户手中,表现为“顶坨”高高挂在高价区。经过漫长的层层换手割肉(假如八个月),股价又回到10元附近,也就是“底坨”的价位附近,如果有庄家又看上了这个股票,就再次收集筹码,再次拉升到“顶坨”去,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运作,就是“股价两坨论”,见(图284-1)所示。
在实际股价走势中,从“底坨”到“顶坨”之间还有一系列“坨”,是股价上升过程中中间继续状态形成的坨,我们称之为“上升中继坨”,它们可能是一个大“坨”,也可能是几个小“坨”的集合。从“顶坨”到“底坨”之间也有一系列“坨”,是股价下跌过程中中间继续状态形成的坨,我们称之为“下跌中继坨”,它们可能是一个大“坨”,也可能是几个小“坨”的集合。这就是“股价四坨论”,见(图284-2)所示。图284-2 股价四坨论
图284-3
图284-4
图284-5
小结:
由于【坨理论】内容较多,我们不得不拆分开来逐步练习,这样把每个部分搞懂,才能够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
【股价两坨论】:就是说一只股票庄家建仓需要在一个区间震荡,建仓需要时间和空间,所以必然形成一个成交密集区,这个成交密集区就是【底坨】,底坨是庄家建仓的坨。
那么庄家建仓之后总要拉高出货的吧?拉高到高位之后的出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在高位形成一个成交密集区,这个成交密集区就是【顶坨】,顶坨是庄家出货的坨。
好了,假设庄家在【顶坨】出货完毕后股价跌破顶坨底边线,那么股价经过漫长的下跌,将逐步回到原先股价底部区域的那个【底坨】附近,从而完成一轮股价涨跌循环,这就是【股价两坨论】,它是客观的庄家行情运作模式,庄家只能低买高卖,不管他如何变异,这【股价两坨论】都适合用来分析股票。
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建仓是个过程,需要时间空间,所以必然有【底坨】的形成。出货也是个过程,也需要时间空间,所以必然有【顶坨】的形成。
【股价四坨论】:庄家在建仓完毕后,拉升一只股票的过程中,总是需要在途中震仓洗盘的,他不希望太多的跟风盘寄生在自己身上,他不希望获利盘的获利程度过高,否则不利于自己后面的拉升行动,这就有形成【上升中继坨】的必要性,上升中继坨可小可大,这根据庄家洗盘的需要灵活变异,没有必定的模式,如果庄家不洗盘的直接拉升,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样的股票不多罢了。
那么在下跌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形成【下跌中继坨】呢?原因是庄家不希望散户全部高高套在最高价,他希望部分筹码能够位移到下跌中继坨这里来,在这里进行筹码换手,让其他散户来承接,高位的散户割肉下来,这样才有利于向他预期的建仓低位继续行进,否则下跌将失去动力(套牢过多不肯割肉将不利于杀跌的继续),如果散户套牢深重到不肯割肉,庄家以后怎么建仓呢?所以这就是形成下跌中继坨的必要性。
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上升中继坨】和【下跌中继坨】是行情发展的需要,具有【上升中继坨】和【下跌中继坨】的股票,其行情发展才更加健康,上涨行情才涨得高,下跌行情才跌得深,从而为庄家低吸高抛服务。
在具体的运用中,【坨理论】也要灵活掌握,比如庄家会根据指数震荡情况自然构筑一个坨,本来只应该有一个上升中继坨的,因为指数正好下跌,所以被迫构筑一个坨,就好像(图284-5)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在2007年的行情中比较普遍。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