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景亳之命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01 10:00:11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景亳之命”是发生在夏朝末年的历史事件。商汤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商汤在此告命天下,征伐四方,最终灭夏。

“景亳之命”的“命”有何含义

《左传》为啥称夏的诸侯大会为“享”,称周武的为“誓”,而称商汤的为“命”?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夏启的“享”解决的是夏族内部的权利之争问题,而商汤的举措则是货真价实的改朝换代的“革命”。《周易》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成汤灭夏是有文献可考的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场“革命”,我认为,“景亳之命”的“命”首先有这一层意思。

有人会说,周武的“武王伐纣”不也是革命吗?是革命,但这已经不是首创了。所以善于用一字寓褒贬的《左传》,就独独只给商汤的诸侯大会用了个“命”字。

其二、在数以千年计的中国古代史中,“王权天授”的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换句话说,凡揭起革命大旗的,没有不把“受命于天”、“替天伐无道”作为口号的,商汤是有据可考的最重视宣示自己秉承“天命”的帝王。

其三,从策略上看,夏启侧重于拿祭天享神来团结诸侯;周武侧重于跟诸侯的盟誓,孟津之所以又名“盟津”,就是“孟津之誓”的注脚;商汤则娴熟的运用了宣示“受命于天”这一策略,用向上天“请命”、“受命”,转而拿“天命”、“帝命”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宣示商汤所掀起的推翻夏之举的合法性就是“景亳之命”的主题。

关于这一点古代典籍可以佐证的很多。“帝命不违,至于汤齐。”(《·商颂·长发》);“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诗·商颂·玄鸟》);“赫赫成唐(汤)……溥受天命,克伐夏祀。”(《叔夷钟》)“汤乃命汤于鏕宫,用受夏之大命……属诸侯于薄(亳),荐章天命。”(《墨子·非攻》)……这样的例证很多,用不着一一列举,由此再看《左传》这个“命”的使用,真的十分贴切。

商汤为什么要把举行诸侯大会的地点选在“景亳”

夏启召集诸侯祭天享神的地方是“钧台”,这也是很有用意的。我们由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现代考古知道,嵩山南面是夏族活动的老地盘,据《尚书》明确记载,夏禹的父亲就曾经被封为“崇伯”,其封地就在这里。嵩山本名“崇”,又名为“崧”、“嵩”。从现在的嵩山南面的禹县、“禹王锁蛟”处等地名看,《尚书》所载应该可信。夏启之所以要在处于这一区域核心的“钧台”举行诸侯大会,意在宣示此举“师出有名”,是在执行夏族先王的意志,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还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钧台”是具有精神崇拜偶像作用的地点。

现在试图解读“钧台”的不少,但说得有道理的不多,大多只是说它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有的甚至据夏桀曾“囚商汤于钧台”的话而得出结论说:“钧台”是夏王朝的监狱。此说实在教人不知所措!比如历史上说那个皇帝或者后妃被软禁(这应该也是“囚”的性质)到哪座皇宫里,这皇宫能算监狱吗?

对于“钧台”,笔者有不同的认知,现在就跟大家分享。

“钧台”应该是具有当时最高礼法意义、在诸侯心目中象征着天子威权的礼法建筑。

我们知道,古代象征帝王权力的建筑主要有都城、宫殿。其实,在更早的时候,祭台也是这种象征。孟津有“会盟台”,据说就是周武孟津誓师的遗址;《左传》所说的晋文的“践台之盟”都说明了这一点。“钧台”应该是夏族在其“老区”的规模特大、规格弥高的祭台,是夏人奉为至尊通过祭天、祭祖、享神来宣示礼法——的圣地,“钧台之享”其实就是“斗法”的策略。

上一篇:涿鹿之战 下一篇:五胡乱华 声明:景亳之命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代有识之士的劝戒
历代有识之士的劝戒
公元一七二九年,清雍正皇帝曾发布一道上谕历数赌博的危害:“荒弃本业,荡费家资,品行日即于卑污,心术日趋于贪诈。父习之则无以训其子,主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