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意见箱”、“检举宿”的由来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8-24 11:20:15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意见箱”、“检举箱”古已有之,并非现代所有。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武则天,曾经叫工匠铸铜为“匦”。这是个很特别的“箱子”,四面开口分类,东面的叫“廷恩”,专为投词文章,自荐求仕的人开的;南面的叫“招谏”,专为评议朝廷政策得失的人开设的;北面的叫“通玄”,专为研究自然灾害及提供军情的人开设的;西面的叫“伸冤”,专为有冤屈的人开设的。“铜匦”实际是由几个作用不同的箱子组合的,如南面“招谏”就像今天的“意见箱”,西面“伸冤”就像今天的“检举箱”。后来,“铜匦”逐渐演变分开,就成了“意见箱”、“检举箱”了。      “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来历      “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一句台词,可是它是怎样来的呢?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着名豫剧演员得草头上就压上九顶大帽子,什么“反动权威”、“反党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等。他先被抓进监狱,接着判刑三年。      老牛无辜入狱,心中有冤要诉,可是能去找谁诉说呢?找“芝麻官”唐成。      老牛演芝麻官演了十多年,自从进了监狱,这芝麻官形象总是在眼前晃。他想戏想得入了迷,一句台词脱口而出:“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豆腐。”他闪出一个新的想法:有朝一日再演“芝麻官”一定将这句话加进去。      吃饭了。吃的又是红薯,红薯,上顿下顿就靠这红薯打发肚子……老牛又想起那句台词。老百姓只能吃红薯充饥,逢年过节怕也难吃口豆腐,“豆腐”应换成“红薯”。于是,他又脱口而出:“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上一篇:“青睐”与“白眼”的来历 下一篇:八仙的来历 声明:“意见箱”、“检举宿”的由来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