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智斩鲁斋郎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6-11 21:45:2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宋仁宗年间,有个名叫鲁斋郎的京官,他倚仗着皇帝的宠爱,对百姓大施淫威,敲诈勒索,谋财害命,夺人妻女,封锁所不用其权。尽管他罪恶累累,却无人敢动他一根毫毛。京城附近许州地方,有个鲁斋郎为非作歹,作恶多端,霸占李、张二人的妻子,害得李、张两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李、张两人曾联名告状,但当地州府惧怕鲁斋郎的权势,不敢审理。
包拯
当时,龙图阁大学士兼开封府尹包拯,经常外出私访民情,审理案件。从李、张两家失散的子女嘴里得知两家的冤情,大为震怒,决心要处置鲁斋郎。
包公为官清正,断案如神,皇帝还赐他龙、虎、狗三把铡刀,便于他秉公执法。但尽管如此,他要严办鲁斋郎,皇帝也未必同意。为此他煞费苦主,设下了一个计策。
包公把鲁斋郎所犯罪恶事实列成条文,上面寇以“鱼文即”的名字呈报给仁宗皇帝。皇帝见了这份罪状大怒,当即在 “鱼文即”的名字上首用红笔批上 “斩”字。
包公立即将鲁斋郎拘捕来衙,当堂审讯宣布其罪状。开始鲁斋郎耻高气扬,不肯伏罪,扬言道:“谁敢动我一根毫毛,我要他以生命相抵!”
包公命差役将皇帝的御批给他看,鲁斋郎见在自己的名字上面有一个大红的“斩”字,顿时吓得魂魄出窍,还没等他转过气来,已被差役押赴辕门外斩首示众。原来包公在罪状上做了手脚,他先写上 “鱼文即”的名字给皇帝批阅,待皇帝批斩后,他再在三个字上加些笔划,变成了“鲁斋郎”的名字。
再说仁宗皇帝发现鲁斋郎几天不来宫中侍奉,便询问其下落,有太监察报,说鲁斋郎已被包龙图斩首示众、仁宗皇帝大怒,命速传包拯见驾。包拯早作准备,将皇帝亲笔御批的罪状呈上,仁宗皇帝见那鲜红的 “斩”字确系自己的手笔,恍惚回忆起自己曾在一份罪状上批过 “斩”字,至于是哪个人的罪状,他已记不清了,既然自己御批 “斩”字,当然怪不得包拯,再看那状上列举事实,确属十恶不赦,于是自找台阶,反而对包拯加以慰勉:“包卿执法如山,不负肤意,理该嘉奖。”包公当然顺水推舟谢恩退出。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
-
- 杜甫人生经历过哪些时期?杜甫人生经历简介
- 说起诗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李杜诗篇万口传”,在这句话中的李杜分别讲的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和晚唐时期的诗圣杜甫,今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