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故事

韦应物《滁州西涧》感江神的故事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10 10:38:32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唐代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迷恋杨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沉溺於声色,纵情欢乐。在驪山脚下的华清池,他们洗温泉,开盛宴,奏春乐。每逢御驾出游之日,在长安通往驪山的大道上,围观者总是水泄不通。皇家的大队人,声势浩荡,绵延数里。其中有一支仪仗队,格外引人注目。这支卫队就是由亲卫、勛卫、翊卫三府人员组成。成员都是十五、六岁的翩翩少年,齐齐地一样高,身材英俊,仪态风流。由於身份职业不同凡响,个个骄气十足,不可一世。人们称这些少年为“三卫郎”。在华清池,他们主要担当警戒、保卫的重任。其中的一员,就是后来“一感江神”的韦应物!

blob.png

韦应物,於纪元737年,正是开元盛世二十五年,生於长安一个破落的官宦人家。他因为长得风采出眾,得以选进皇家仪仗队。虽然年纪不算太小,但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大文盲。正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知贪玩酗酒,骑射快活。

“三卫郎”都是出自官宦人家,经过严格“政审”选拔出来的。韦应物在后来《逢杨开府》一诗中,追忆那段生活,真是恃宠无忌,到处横行,无法无天。诗人说:“我少年时候做过皇帝的侍卫队员,本来我是个无赖,不学无术,凭着皇帝对我家老子的宠信和恩泽,才得以选上。在所住的街道里,我是个横行无忌的儿郎,家裡经常藏匿着一伙亡命之徒。早晨,到赌场上去消磨时光;晚上,又去抢劫东边邻家的美女。衙门裡的差役不敢来逮捕我,因为我站在皇宫裡的白玉石台阶上。”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往西蜀。韦应物从此脱离三卫府,改弦易辙,开始发奋读书。二十七岁左右,进入仕途,先后在洛阳、高陵、户县、櫟阳等地任职;在长安做过比部员外郎、左司郎中;还出任过滁州(今安徽省滁州)、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和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刺史。后世因此时而称他韦左司、韦江州,时而称他韦苏州。
在三十餘年的仕途上,他关心民眾疾苦、国家危难,力所能及地为民眾施德政,同时勤奋刻苦地进行诗歌创作,终於在政声和诗名两方面,声名大振。

接触过少年时代的韦应物的人,怎麼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泼皮无赖、紈絝子弟,竟然出落成一位努力实践仁爱德政的地方清官,一位以“高雅闲淡”闻名於世的著名诗人。

在后人眼里,韦应物是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同样一流的诗人。他的山水绝佳之作,首推《滁州西涧》。这首诗写於纪元781年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他出任滁州刺史为官期间。

正是这首诗,后来竟然感动了江神。
到了宋代,有位老翁王荣,要过观江,不料连连大风,颳了七天七夜。王荣没法过江。江边的父老乡亲就说:“员外!您宝囊中一定有甚麼稀世珍宝。这条江的江神极显灵。您应当把宝物献给江神。”
王荣觉得自己实在没有甚麼宝物。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条黄麈尾,就拿出来献给了江神。可是,江风还是不停地吹。现在只剩下一方端砚,能值一点钱,王荣又把端砚献给江神。江风反而颳得更厉害了。王荣又把玄色帐献给江神。统统都不灵验!
王荣晚上躺在床上,左思右想,无法过江。忽然想起一件事,他在心裡说:“现在只有黄庭坚草书的一把扇子,上面写着韦应物的诗句:‘独怜幽草涧边生’那一首”。想到这裡,王荣立刻从包袱里拿出这把扇子仔细端详,恍惚之际,左看右看,不认识(王荣老人,文化不高,字又写的是草写,所以不认识),说:“我都不认得这玩艺儿,难道江神喜爱它吗?”於是,便把写有韦应物诗句的这把扇子,拿到江边,献给了江神,江风突然停止了。

只见香火不动,天水相照,就像两面镜子一样平静,交相辉映。只有南边吹拂来一阵徐徐顺风。王荣大喜,立即开船,不一会儿就过了江。

【知识小辞典】韦应物,(737——792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折节读书,举进士唐代宗永泰年间,任洛阳丞,转京兆功曹。一度辞官闲居。德宗时歷任尚书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转左司郎中,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以田园诗见称,反映民间疾苦。有《韦苏州集》。
《滁州西涧》的原诗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鸝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全诗以“自”字点晴,写郊外野兴天趣,设色清丽,音调圆润,状景如绘。高士评谓:“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绝唱也!”

上一篇:诸葛亮的武侯之名如何来的? 下一篇:韦应物修炼的故事 声明:韦应物《滁州西涧》感江神的故事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