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陈硕真

属于:

本文来自网络:由四库百科整理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3-23 21:00:3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中文名:陈硕真

  别 名:陈硕贞、文佳皇帝

  国 籍:唐朝

  出生地: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

  出生日期: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庚辰年)

  逝世日期: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一月

  职 业:起义军女首领

  主要成就:中国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

  陈硕真(?—653)又作陈硕贞,女,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淳安梓桐镇)人,早年丧夫,有些书上又写作陈硕贞,是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是唐高宗永徽年间时一个地方农民政权的女领袖。

  永徽四年(653年)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今浙江建德)自立,兵分两路,章叔胤攻占桐庐(今浙江桐庐西),陈硕真占睦州於潜县(今临安西)。参加者数以万计,自封为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童文宝为大将。歙州(今安徽歙县)久攻不下。朝野震动。

  唐高宗令扬州刺史房仁裕发兵南攻。陈硕真派遣童文宝统领四千人进攻婺州(今浙江金华)。婺州刺史崔义玄讨之,率兵北进,以崔玄籍为先锋,双方战于淮戍(今桐庐东北),有星陨于农民军营,崔军势大振,叛军被杀数千人,退至睦州,有万人相继投降。十一月庚戌,房、崔两部会合,陈硕真等失败被俘杀。

  陈硕真,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境内),巾帼女杰,中国唐朝时期农民起义的领袖。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众起义,自封为“文佳皇帝”。最后虽然被镇压了,但因她开天辟地般的壮举,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称她为“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中文名:花蕊夫人   别 名: 徐贵妃;费贵妃   国 籍: 后蜀(五代)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青城(今四川成都都江堰)   职 业: 贵妃、诗人   主[阅读]

  • 纯元皇后

    纯元皇后

      家世:太后朱成壁的表侄女   母亲:正室陶夫人   丈夫:玄凌(电视剧为雍正)   异母妹妹:皇后朱宜修   才情:舞技惊为天人。   外貌:美若天仙   [阅读]

  • 赵飞燕

    赵飞燕

    赵飞燕简介赵飞燕电视剧照赵飞燕(前45年-前1年),西汉汉成帝第二任皇后,汉哀帝时皇太后。她以绝世美貌著称,能歌善舞,受成帝专宠十年,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阅读]

  • 杨玉环

    杨玉环

      中文名:杨玉环   国籍:大唐   民族:汉族   出生地: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   出生日期:719年   逝世日期:756年   职业:妃子   主要成就:后人[阅读]

  • 卫子夫

    卫子夫

      中文名:卫子夫   国籍:中国(汉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出生日期:不详,应为汉景帝时期   逝世日期: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阅读]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阅读]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哪里人?为什么韩国人称姜子牙为国父?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哪里人?为什么韩国人称姜子牙为国父?
吕尚,姜姓,(约前1156年或前1128年9月29日—约前1016年12月6日)吕氏,名尚,一说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太公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