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过峨眉山吗?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5-30 11:59:1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给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向来有诗仙、酒仙的美称;他的身世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解不开的谜。他的出生地和祖籍是哪里,他的祖先是谁,他的死因是什么,直到现在学者们还在争论不休。近期人们围绕着诗人是不是登过峨眉山又展开了讨论。
峨眉山
李白,一生好游历名山大川,并写下了许多歌咏山水的诗篇,脍炙人口,千古传诵。那么,李白上过峨眉山么?《峨眉山志》载:李白“遨游峨眉、青城”。1985年出版的《四川风物志·名山胜水》中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开元年间上峨眉山时,就住在万年寺毗轳殿里,同僧人广浚相善。下山时写了《听蜀僧广浚弹琴》一诗留赠。”安旗在其《李白传》中亦说李白出川前游过峨眉山。李白登峨眉之后,被秀丽的景物所倾倒,情动于中,才有“登山”之作,咏颂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之句。
有人对李白攀登的是不是峨眉山提出怀疑。赵循伯在其所撰《四川峨眉山》中说:“李白生虽好游名山,惟大峨二顶似尚无其迹,疑其所游乃绥山(二峨山)。”因为其登峨眉山诗中写得明白:“傥逢木羊子,携手渡白日”。木羊子乃葛由大仙别号,据《列仙传》载,葛由修道是在绥山,而峨眉山早在魏晋,就已被人传为广成子传道之处,学富五车,善察社会风情的李白,对此不能说不知道。因上的是绥山,才写成“傥逢木羊子”,如上的是峨眉山,则应写成“傥逢广成子”。也许有人会说,李白若未上山,怎么会听到广浚和尚弹琴?其实诗中“西下峨眉峰”之句,已说明广浚是在峨眉山下弹的琴。如果说,李白诗中写的是峨眉山景物,那也是站在绥山上望见的。由于未亲临其景,对山中景物不清楚,对山上事物不了解,《登山》诗中才有“绝怪安可悉”之句。
还有人说,在隋代,有人因绥山,铧仞山,花山同峨眉山一脉相承,位置相近,遂将四山统称峨眉山。要分其具体山名,则称大峨、二峨、三峨、四峨。李白因自己上了二峨山,便以为上了峨眉山,故诗名用《登峨眉山》。峨眉山似有广义、狭义之分。在一部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文化生活手册》上介绍“峨眉山”时说,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县西南,包括大峨、二峨以及较小的三峨、四峨等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如疏淡长眉,由此得名。
赵循伯怀疑李白登的是绥山(即二峨),认定李白自误而“以为上了峨眉山”。这个地方赵循伯是用了狭义的地域概念,而否定李白登上了峨眉山。为了驳正别人的论点,赵循伯不得不把“广浚弹琴”地点由万年寺搬到了峨眉山下,硬说李白是站在二峨山上听琴望景的。
诗人的浪漫主义诗章不是一般文人的游记作品,靠诗中描写来断定李白是否上过峨眉山,无论何种结论都是难于服人的。今人也许无法断定李白是否登过峨眉山,但白诗之美,峨眉之秀,相映成辉,我们自可倾心赏析;而登山之谜,就让学者们慢慢考证吧!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科学家詹天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史上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他作为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画像詹天